在9月20日举行的陆家嘴金融沙龙上,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固收投资官邹维娜表示,过去20年来,我国固定收益业务的发展,基本伴随着债券的收益率从相对比较高的位置逐步下行的过程。历史经验表示,固收业务发展较好的时候,实际上是债券收益率从高位往下走的阶段。结合海外经验来看,邹维娜指出,低利率环境下,“固收+”基金是重要的发展方向。
低利率环境伴随着低通胀,2013以来,从通胀和股债相关性来看,邹维娜发现,核心CPI增速在2%以下,股债相关性整体为负,使得资产配置中“免费的午餐”(指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、提高收益的稳健策略)变得更加有价值。
除资产配置角度,对于基金公司而言,发展“固收+”基金是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战略选择。今年5月,证监会发布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明确指出要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、资产配置型产品的创设力度,实际上就是“固收+”概念。
“固收+”基金听起来很笼统,但实际操作中划分很细,邹维娜指出,客户层面,在产品设计和布局中,要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提供针对性的产品;资产配置层面,要采取“1+N”的多资产管理模式,在各类细分资产中都充分挖掘Alpha,力争获得超额收益。
“1+N”多资产管理模式如何做到精细化地管理细分资产?邹维娜表示,一方面,大类资产配置体系需要有完整的模型和数据跟踪,同时需要专家进行判断;另一方面,在细分资产层面,无论是债券、股票,还是衍生品,每类资产都要有细分策略,轮动比较不同策略,从而保证每类资产、每个细分策略都做到精细化的操作。
在精细化管理资产的过程中,风险管理尤为重要。邹维娜指出,投资工作本质上是与风险共处的工作,要选择合适的风险进行承担,正确的选择能带来超额收益。
此外,在承担风险的过程中,还需要不断地管理风险。邹维娜认为,事前充分的研究和判断很重要,但是事中会有新的因素发生,需要不断的重新复盘,调整组合结构,而事后则是风险处置。因此,她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事前和事中管理。